"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们谈起衰老,往往透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可奈何。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痕迹也逐渐在我们面部显现,额头的抬头纹,眼角的鱼尾纹、嘴部的法令纹和脖子上的颈纹都不可避免地增多。
皱纹,被认为是衰老的最早标志。
皱纹的形成并不只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多种内源和外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会引起皱纹,包括微笑、抬起额头、皱眉头、眯眼睛等,这些随面部表情出现的皱纹被称作动态纹。除了动态动作,静态动作也会引起皱纹,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容易引起下巴和脖子位置的皱纹,偏向左侧或者右侧睡觉会引起睡眠纹。
2、紫外线损伤
紫外线损伤会明显增加皱纹的严重程度和出现的时间。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紫外线会引起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分解,使皮肤丧失良好的支持、弹性变差,从而引起皱纹产生。
3、皮肤干燥、吸烟和遗传等因素
面部表情,更准确的说是面部肌肉动作和紫外线损伤是引起皱纹的两个重要原因。除此以外,皮肤干燥、吸烟和遗传因素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皱纹产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
近几年,随着求美者对抗衰型护肤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对这一品类护肤产品的要求也愈发严苛;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抗衰老”成分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也随之迅速提升。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抗衰老行业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抗衰老产品关注的因素中“成分”占51.2%,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目前市面上的抗衰老成分有很多,常见的有二裂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蓝铜肽、玻色因等;与此同时,类蛇毒肽、精氨酸/赖氨酸多肽等成分,凭借其即时祛皱的功效特点,在一众抗衰成分中超群轶类,深受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Gebiotide®IAW Peptide即时祛皱肽
逆转时光 只需2小时 持续作用8小时
Gebiotide®即时祛皱肽,其活性成分为精氨酸/赖氨酸多肽,藉由阻断神经肌肉的电流传导进而瞬间淡化皱纹,能有效的放松肌肉但不完全使其僵硬瘫痪,保留肌肉5%神经肌肉电流传导,所以提供的是自然的祛皱效果。具有穿透性强,稳定性高,目标明确的针对肌肉达到放松的作用。
即时祛皱 —— 肌肉放松是关键
— 结构高度折叠,穿透能力强
即时祛皱肽结构通过高度折叠,穿透能力强,具有强效的肌肉松弛作用和迅速即时的祛皱效果;
— 靶点明确
即时祛皱肽靶点明确,靶向多种电压敏感性肌肉钠离子通道,主要特异性阻断肌肉纤维Na+离子内流的通道Nav1.4,使Na+离子内流受阻,肌肉因此松弛;
— 自然不僵硬
即时祛皱肽保留了肌肉5%神经肌肉电流传导,具有松弛表情肌,自然不僵硬的祛皱功效;
针对NaV1.4信号通路放松肌肉是关键
利用电生理学纪录模型: 人细胞表达重组钠通道 Nav1.4 (骨骼肌), Nav1.2 (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Nav1.5 (心脏)测试针对NaV1.4信号通路的效果。
含有Gebiotide®即时祛皱肽成分测试品专注于Nav1.4通道,低有效浓1.3nM,作用于 Nav1.2 通道,中等有效浓度1µM,作用於 Nav1.5 通道,超高有效浓度10µM。
Gebiotide®即时祛皱肽可以靶向作用于多种电压敏感性肌肉钠离子通道,主要阻断通道 Nav1.4,又能保留肌肉少部分的神经肌肉电流传导。因此,Gebiotide®即时祛皱肽具有松弛表情肌,即时有效祛皱的功效;
即时祛皱肽 —— 功效测试
33名自愿者,只用一次,涂抹半边脸,隨机双盲,Gebiotide®即时祛皱肽与对照样品评估2个区域:眼睛尾部和前额。
- SPt: 主要皱纹深度
- SpA: 平均粗糙度
- Spq: 粗糙度与二次变化
- Stm: 皱纹区域全分析,针对 4 至 5 条主要皱纹进行
在使用前和使用2小时后,利用Bazin分级分析法对影像进行类比和评价:
使用含3%Gebiotide®即时祛皱肽原液2h后可以看出抬头纹和鱼尾纹显著减轻;提拉眼周肌肤,鱼尾纹显著减少,眼睛皮肤更加细腻;
即时祛皱肽 —— 稳定性好
在40℃温度下加速3个月即时祛皱肽含量基本不变,保持稳定。
[成分应用建议]
· 眼部护理
可明显祛除眼周细纹和眼角鱼尾纹;
· 化妆品中的应用
在化妆品配方中,加入如凝胶、精华液、乳液、面贴膜等,从而达到祛除深层皱纹、紧致提拉的效果;
· 面部护理
可明显祛除抬头纹、法令纹、川字纹等由于肌肉收缩而产生的皱纹;
[产品规格]
*参考文献
[1]Hatamochi A,Dno M,A rakawa M,et al.A nalysis of collagen gene expression by cultured fibrol lasts in morphoea [J] .Br J Dermatol 1992;126(3):216-21.
[2]Favreau et al. Br J Pharmacol. 2012 Jul; 166(5): 1654–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