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请输入关键词搜索产品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致电

13989351688  13825639916 0756-6348118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小身体 吸出大能量——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
日期:2022-09-07    浏览次数:
皮肤的衰老过程就是胶原蛋白被分解而流失的过程——世界胶原蛋白之父布兰特博士(Dr. J Brandt)

胶原蛋白在哺乳动物体内大量存在,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

由于自然老化和光老化都会导致皮肤胶原蛋白流失,造成皮肤状态不稳定,出现皱纹、暗沉、粗糙等现象。而补充Ⅲ型胶原蛋白可以针对性解决以上皮肤问题。

Ⅲ型胶原蛋白的纤维更细,更柔软,可以很好的维持皮肤组织结构,还能够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特别是在化妆品领域的运用中更为广泛,主要是弹性和修复的功能。


胶原蛋白通过皮肤吸收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细胞间途径、皮肤附属器途径、细胞内途径。

其中,吸收最主要的是通过穿越细胞膜的成分来发挥作用,而市面上常见的胶原蛋白分为天然胶原蛋白、交联大分子、中分子胶原蛋白、小分子胶原蛋白、胶原肽。

以分子量来看,天然胶原蛋白分子量多为大分子,中分子胶原蛋白是10-130KD,小分子胶原蛋白是10KD以下,胶原肽是1KD以下;

从性质上来看,天然和交联大分子往往具有非常好的力学强度和性能,而且生物活性非常高,但存在一个显著问题,就是经过皮肤不能直接吸收,所以往往要通过植入或者注射的方式来补充胶原蛋白。

由于分子量偏大,吸收率也偏低,那么小分子胶原蛋白特有的较好水溶性、活性、并且经皮吸收率高等特性就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此,冀百康生物提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采用基因重组工艺,为兼顾生物活性和高吸收,以小分子为特性进行设计;使用人体Ⅲ型胶原蛋白片段,完成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产品从菌珠筛选、构建到成品的研发生产全链路。


分子量500~5000道尔顿

(图1.文献指出:正常情况下,化合物和药物透皮分子量的分界线是500道尔顿)


分子量的大小是吸收的关键,也是优质胶原蛋白的核心。有文献指出(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化合物和药物透皮分子量的分界线是500道尔顿。

因此,冀百康生物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经过多次活性筛选、菌株构建及多重工艺得出结论:分子量在500~5000道尔顿,是利于不同皮肤状态吸收的分子量。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分子在外用化妆品吸收方面更优于同类型产品的其他分子量,同时实现让肌肤更好地吸收有效的营养成分;对此,我们将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与其他同类型胶原蛋白反复进行经皮、透皮吸收对比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吸收率上,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的优势远超其他同类型胶原蛋白。而吸收率越好,则胶原蛋白的利用率就越高,产品功效体现就越好



(如上图所示)经皮吸收的测试环节,我们采用了小乳猪皮做了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的经皮对比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浓度的情况下,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在经皮吸收率优势明显,高于同类型胶原蛋白2.44倍。 


         总结                                                                       

由此可见,冀百康生物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属于小分子,其蛋白分子量是介于500-5000道尔顿之间;吸收率比同类型胶原蛋白高2.44倍以上。

冀百康生物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具有小分子、易吸收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可使胶原蛋白发挥最大的功效,有效的解决因胶原蛋白流失所引起的一系列皮肤问题。


应用建议:

如上图所示,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在受试皮肤上的吸收率在4小时达到最高,4-24小时期间保持稳定吸收



                                    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建议添加量为0.01%~0.05%

                      (此结果依据不同浓度的重组人小分子胶原蛋白检测,可根据不同配方进行调整)


—END—

 参考文献:

1. S Oesser, M Adam, W Babel, J Seifer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 labeled gelatin hydrolysate leads to an accumulation of radioactivity in cartilage of mice (C57/BL)JNutr.1999 Oct;129.10.1891-5

2. Bos JD, Meinardi MMHM. The 500 Dalton rule for the skin penetration of chemical compounds and drugs.Exp Dermatol 2000: 9: 165–169. C Munksgaard, 2000